<var id="zhtvl"><sub id="zhtvl"></sub></var>
<listing id="zhtvl"></listing>
<em id="zhtvl"></em>

    <ruby id="zhtvl"></ruby><mark id="zhtvl"></mark>

    <pre id="zhtvl"><thead id="zhtvl"><big id="zhtvl"></big></thead></pre>

    <meter id="zhtvl"></meter>

    NASA固態電池取得重大突破 能量密度遠超4680鋰電池

    作者/來源:czgogo   發表時間:2022-10-17

    據報道,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表示其研發的航空用固態電池取得了重大突破。NASA在其官方網站介紹,NASA目前所研發成功的固態電池的能量密度達到了500Wh/kg,幾乎是目前最好的電動汽車電池能量密度的兩倍——特斯拉公司的4680鋰電池的能量密度約為300Wh/kg。

    業內分析認為,至2025年,全球各類固態電池市場空間或達幾十到上百GWh、千億元規模。隨著龍頭廠商技術進步,行業規?;型婕彼?。

    據了解,NASA的固態電池為硫硒電池,其電解質材料利用廉價并易獲得的硫,電池還利用了NASA此前研發的“多孔石墨烯”材料,導電性好,質量也較輕。由于固態鋰電池沒有液體電解液,因此降低了液體起火爆炸風險。此外,在電池的封裝上,與普通鋰離子電池單個封裝不同,NASA的固態電池在單個外殼內將電芯堆疊在一起,這種方法使得電池重量減少了30%-40%。

    不同于上述航空用固態電池,此前9月19日,美國哈佛大學科學家為電動汽車開發了新型固態鋰金屬電池,該電池有望實現3分鐘內完全充電,并且可持續使用20年。相關論文發表在《自然》雜志上。該電池原型實現了充電速度快至3分鐘,并且在生命周期內可循環超過1萬次。

    研究人員表示,目前,即使是同類中最好的電池也只有2000—3000次充電循環,這項技術可能會“改變游戲規則”。為了進一步推進對固態電池的研究,兩名研究者已經成立了一家電池初創公司——Adden Energy。據報道,今年,Adden Energy融資515萬美元(約3570萬元人民幣)。

    國內企業方面,贛鋒鋰業在固態電池領域進展迅速,其第一代固態電池在東風E70電動車上實現了裝車,公司第二代固態電池預計在明年一季度進行標準作業程序階段,該電池能量密度達360Wh/kg,優于特斯拉的4680電池。此外,公司第三代固態電池的能量密度將達到420Wh/kg,去年一季度已經完成了A樣產品開發。

    此外,太藍新能源,為國內固態電池領域的"黑馬",其于今年6月獲得數億元A++輪融資。太藍新能源第一條0.2GWh半固態電池產線投產在即,投產后將使得太藍新能源成為業內最早實現動力電池量產的半固態電池企業。公司管理層曾表示,公司將著重于全固態電池產品,利用半固態電池生產模式去檢驗自己的材料和電池配方、設備及生產工藝,以實現未來全固態電池產品的量產。

    固態電池領域研發取得積極進展的企業還有國軒高科,國軒高科表示,2025年以后公司將生產出能量密度超過400Wh/kg、循環800次的全固態電池。在半固態電池領域,國軒高科也有備而來,其360Wh/kg三元半固態電池,續航里程可達1000KM,預計將于今年量產,今年年底實現裝車,明年批量交付。

    蔚來除了專注于電動車生產外,也對固態電池持有開放的態度。蔚來官方今年7月表示,將于2022年第四季度計劃交付150kwh固態電池,單體能量密度達360Wh/kg。不過,該電池并不屬于全固態電池,采用的是超高鎳正極+預鋰化硅碳負極+固態電解質(固態+液態)+隔膜,屬于液態至固態電池的過渡性技術。

    固態電池若能發揮并強化安全性的部分優勢,力爭占據能量密度優勢,將倍率、循環壽命和工藝性進一步優化,則可鞏固其優勢場景下的核心潛在客戶。如果性能和成本進展顯著,那么其市場空間會擴大,并成為鋰電池的關鍵技術路線。

    至2025年,全球各類固態電池市場空間或達幾十到上百GWh、千億元規模。

    目前歐美、中日韓都在積極布局固態電池,但由于技術難點需要攻關且成本較高,主流車廠電池廠宣稱的量產時間基本在2030年前后。未來隨著龍頭廠商的技術進步,行業規?;型婕彼?。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銷售咨詢

    一级特黄aaa大片免费看,一级特黄AAA大片在线观看视频,欧美一级特黄aa大片婷婷,可以免费观看一级毛片黄a